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力量
在广州越秀路的核心地段,有一座四季葱郁的纪念馆,其中广州起义纪念碑岿然耸立。广州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之一,保存着大量的红色印记。木棉花开,万物复苏,为挖掘红色故事,寻游红色景点,缅怀革命先辈,我追寻着红色革命足迹,走进了广州起义纪念馆,追忆中国共产党从走上历史舞台,到取得革命胜利的峥嵘岁月。
广州起义纪念馆是原国民政府广东省立公安局,也是在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广州起义中建立的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所在。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继中共三大会址、农讲所旧址和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之后,广州起义纪念馆成为了全市第四个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为这个红色景点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
映入眼帘的郁郁葱葱,在九十四年前,却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漫步馆内,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纪念馆内的一条红布带,这条红布带看着十分不起眼,但是却在广州起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广州起义前,起义总指挥部决定,凡是参加起义的人员,需一律佩戴红布带,以便识别。因为起义时间提前了,佩戴用的红布带准备不足,很多参加起义的军民便到商店去买白布回来染红挂在脖子上作为标记。起义期间,广州遇上阴雨天气,红布带遇水褪色,因此很多起义军民在脖颈和手腕上都留有红印。在后来的6天里,广州城陷入白色恐怖,国民党对全城进行清洗,凡有红布带印痕者,皆被杀害。烈士们大多无名、无姓,甚至尸骨无存。一条小小的红布带,是起义中最光荣的标志,却在起义失败后成了被屠杀的“证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当我们重温党史历程的光辉灿烂、可歌可泣时,我们也感受到了中国金融业在这个过程中的艰难成长与奋发昂扬。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金融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封闭到开放,并不断发展壮大直至在世界金融界占据重要地位。这揭示了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事业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金融历史脉络成为改变祖国面貌,改善人民生活的历史印证。
不同时期的金融实践和金融探索呈现出了不同时期的政治和社会需求。总体来说起到了团结各阶级力量,发展国民经济的需求的作用。对中国红色金融发展史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封建主义的一切特权都被废除,中国金融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封闭到开放并不断发展壮大直至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金融的发展最终结果就是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今天从红色金融中也深切感知到早期金融工作者艰苦奋斗、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这也激励和鞭策着我们当今时代的金融工作者,努力奋发,不敢懈怠。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银行工作者,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金融业发展已经咱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继承和发扬金融先辈们锐意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就我个人而言,现在正处于我行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要通过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使自己快速成长为本条线、本岗位的专家和业务骨干。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再次表现出了强大的力量,有一种骄傲叫中国速度,有一种精神叫众志成城,我们是社会中最普通的一份子,也是社会中最重要的一员,虽然我们不能身处一线,但我们也要时刻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岁月变迁,时光荏苒,不变的是中国人前进的步伐,不变的是中国人民积极向上的决心!
在工作中,难免出现挫折,但是更多的是收获经验教训、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条主线,中国红色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道风景线,这里的每一道风景、每一寸美景都需要我们细细品味、仔细思考。牢记银行发展过程中的职能职责,秉承家国情怀,攻坚克难,为我行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促进红色金融基因代代相传。